FREE~STUDY~WITH ME~~~~~~~~~~~!!!

●證照:
2001.11紅十字會急救員證書
2002.01森林生態解說志工人員訓練結業
2002.01棲蘭森林生態解說志工人員訓練結業證書
2003.08救國團志願服務基礎訓練課程結業
2003.10救國團志願服務特殊訓練課程結業
2004.02丙級測量證照
2004.12日文檢定四級通過
2005.12日文檢定三級通過
2008.01.心肺復甦術合格證書
2008.10.佛光華語師資班證書
2008.11.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證照
●工作:
2007.9~2009.1投入國中小教學(1234567年級,國、英、數、自、班導師、社團:基礎日文、植物種植)
2007.10參加世界夢想嘉年華
2008.9華語師資培訓修習時數期滿
●(歡迎有興趣學中文之外國朋友與我聯繫!不收任何費用!無誠勿試!謝謝!(((((歡迎留言提問!)))))

2008.10參加世界夢想嘉年華
2008.10.26~11.23參加台灣第一屆Permaculture專業設計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PDC)
2008.12.7參加日文檢定二級
2009.1.22參加2009動物行為生態研討會(東海大學)
2009.9.28~now兒童美語補習班老師
2010.12參加日文檢定二級


Daily Moon Phases

CURRENT MOON

這個部落格....(可複選)

Friday, December 28, 2007

大學評鑑結果公佈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評鑑「未通過」的27個系所,97學年度學雜費至少要調降1%,98學年度必須扣減一半的招生名額;後年1月再接受評鑑後,如果仍未通過,99學年度系所將停招並停辦。 高教評鑑中心執行長吳清山表示,很多系所將目標定為國際化、精緻性等,但方向過大,課程規劃與設計也沒有反映目標,而有些系所雖然8、9成以上的教師都是博士,但教師的研究專長或計畫,與系所目標關聯性不高,都是被評為「待觀察」或「未通過」系所的主要缺失。 高教評鑑中心表示,各系所評鑑結果與評鑑報告即日起公佈於評鑑中心網站。

http://www.heeact.edu.tw/2007-eva/bulletin.htm

Tuesday, December 25, 2007

法國媒體評出2007年世界趣聞排行榜

法國媒體評出2007年世界趣聞排行榜 中廣新聞網╱陶泰山 2007-12-24 06:51
法國媒體評出了2007年度世界最有趣的16則新聞。以下是部分摘要:

1.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在一個節目中,誤將舉世知名的恐怖分子(賓拉登)全名中的(奧薩瑪)串成總統熱門候選人(歐巴馬)的姓氏。在新聞中,播出講述追查賓拉登下落的片段時,錯以Wheres Obama?(歐巴馬在哪?)為題。事後CNN公開道歉。

2.澳洲一家銀行向一隻寵物貓簽發信用卡後大感尷尬。這隻黃色公貓的主人為了測試銀行的辨識安全系統,故意替她的貓申請了信用卡。

3.德國一名百歲老人住了養老院六星期後搬回家與她的貓同住,她說其他院友不只個性沉悶,而且(太老了)。

4.瑞士一支部隊進行軍事演習時誤闖鄰國列支敦斯登,軍方發言人說部隊迷路(主要是天太黑了)。

5.英國一名男子聲稱成為第一個在聖母峰上打手機的人,他當時說的第一句話是(好冷啊)。

6.南韓一個城鎮動用一億四千多萬美元興建機場,但後來被迫無奈地承認沒有航空公司願意使用這座機場。

7.一名美國男子向花商定購了鮮花送給情人,事後花商向他家裏發了一封感謝函,讓這名男子的妻子發現了丈夫的不忠。男子將花商一狀告上法庭。

浪漫性福指數 台贏港日韓

浪漫性福指數 台贏港日韓 中時電子報╱黃庭郁/台北報導 2007-12-25 03:39
嚮往日劇、韓劇裡的都會浪漫愛情嗎?一項《亞洲八國美好性生活》調查顯示,台灣近三成男女對與伴侶間共同營造美好性生活的「羅曼蒂克」表示滿意,小勝香港人,滿意比率是日本、韓國人的二倍。

這項調查由輝瑞大藥廠在二○○六年調查亞洲八國、三五三八位廿五歲到七十四歲男女。亞洲八國包括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泰國、南韓、日本等。
受訪者以馬來西亞男性、印度女性最看重「性交」行為在整體性經驗的重要性;九成印度男女認為擁有越多性經驗,越代表是好情人。

相較下,七成八男性自覺累積性經驗等於累積好情人的資歷,台灣女性僅不到六成有同感,顯示男女對性行為的質量看法有落差。

問到是否滿意與伴侶間的「羅曼蒂克」程度?亞洲八國受訪者滿意比例最高男性分別是印度、新加坡,滿意度四二%,比法國的四○%還要高。滿意比例最高的亞洲女性依序是馬來西亞、泰國、印度、新加坡。

台灣男性自覺生活夠「浪漫」的比例達三○%、女性有二成七,在亞洲八國排名第四與第五,勝過香港五個百分點,日、韓男女滿意比例墊底,都只有一成多。

台北醫學大學婦產學科副教授鄭丞傑說,很多人都不太能想像印度人的浪漫,但印度早有一本《COMMA SUTRA》(印度的性經典),堪稱是「性教育」的濫觴。

Sunday, December 23, 2007

隨手照~秀一下

話說陪我弟去配眼鏡時,隨手翻了翻眼鏡雜誌,赫然發現這張廣告!
很屌!我弟說這張不錯要拍下來!
就這樣,用了他那sony手機拍了下來。

啥~你說我怎麼不拍?

喔~因為我這款手機是懷舊風,沒照像功能啦!= =lll

Saturday, December 22, 2007

辦公室做環保

文字:林燕如(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慶鍾(公共電視記者)

每個人平均在辦公室待8小時以上,卻很少有人想到在辦公室裡做環保,老生常談的像是隨手關燈、下班關閉電腦等,但還是經常有人忘記,比較內化成習慣的大多是回收紙張。辦公室做環保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你我都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只要小小的動作改變,或許在短期間看不到成效,但卻能影響深遠。

每天隨手買杯咖啡、不小心重複列印了好幾張、信封寫壞一次就丟掉、老是有人下班不關電燈或電腦,這些動作的背後,是否有看到辦公室環保的問題?

在台北有間辦公室很特別,他們會把垃圾拿來秤,還做成紀錄追蹤,它是博仲法律事務所。袁詩薇是事務所綠色辦公室小組的成員,負責紀錄垃圾量,如果垃圾量異常,也會提醒同事注意垃圾減量。

這家公司的廁所也暗藏玄機,答案就在這條紅色的水管。沿著管線往外看,可以發現管線延伸到3個大鐵桶,裡頭裝的全都是雨水,利用回收的雨水作為沖馬桶使用,可以節省不少水費,也不會浪費乾淨的水資源,可說是一舉兩得。

事務所負責人文魯彬投注心力改善辦公室的環境,希望建立讓員工感到舒適愉快的場域,也希望能激發出員工對環境的關懷,因此設置了屋頂花園,讓員工放鬆身心接觸自然,並規劃堆肥廁所,讓員工對堆肥過程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文魯彬認為只要處理的方式適當,排泄物也能做最妥善的運用,廁所採用乾溼分離的方式,廢水會流到左側的5道水生植物池過濾,最後出來的水清澈透明,可以用來澆灌盆栽,是最天然的肥料。

綠色辦公室小組成員之一馬竣功認為,辦公室的環保可以分成教育跟執行兩部分,除了透過電子郵件灌輸同仁相關的環境知識,也經常舉辦減碳作戰的活動,鼓勵同仁參與環保行動,像是自備環保餐具、鼓勵爬樓梯、減少塑膠袋的使用等,馬竣功說:「永遠都還有可以做的」。

離開博仲法律事務所,我們來到一處黑暗的辦公室,這是怎麼回事?這裡是高科技產業的台達電子,為了省電,員工自發性的在午休時間關燈休息。

每一年台達電都設定減少3%的用電量,今年的門檻拉高,目標鎖定減少10%。負責執行的人力資源部沈謙蓀副理,從耗電最大的空調開始改變,將密閉窗戶換成百頁氣窗,方便空氣流通,也能減少冷氣使用,電腦螢幕上的中央監測系統,也能讓辦公室的溫度維持恆定,照明方面除了燈具減量,警告標誌也改成LED照明,亮度沒變,瓦特數卻能降低1/7。

電源開關也透過分區控制,減少無謂的電費支出,還採取了水滴式水龍頭、省水馬桶等節水措施、辦公室綠化競賽等,幾個動作下來,公共用電的部分與去年同期相比,節省了20幾萬元,不但減少企業費用,也替地球少去負擔。

台達電的例子來看,企業進行硬體設備改善,讓員工生活在講求環保的辦公室內,自然也能感受到企業的文化,也讓環保的觀念生根在自己的內心。

不論是企業或是個人的環保行為,辦公室裡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比如電子公文系統、或是採購綠色標章產品、改用可以重複清洗的杯子等,只要從珍惜資源的心態去想,任何的行動都能有所影響。

過去,我們認為做環保會犧牲掉生活的便利性,那是因為我們習慣了消費資源,只要反過來想,節能當然也能變成習慣。辦公室做環保,或許只是行為上的小小改變,但就像是水面上的漣漪,將會一波波、一圈圈地,慢慢地擴散出去。

採訪側記
來到樓頂的花園,冬陽和煦地映照在臉龐,檸檬香茅、迷迭香的獨特香氣隨著陣陣微風飄逸而來。文魯彬指著其他的辦公大樓說:「這些都是欠債的花園。」從小在農場中長大的他,認為人應該要接觸自然環境,工商社會強調工作跟生活分開,好好認真工作,退休以後再去放假遊玩,在他看來卻是不健康、人格分裂的社會。

應該把工作跟生活整合在一起,公司負責人也應該提供這樣的環境給員工,例如屋頂花園、托兒所等設施。給員工愉快的辦公環境,工作效率也會提高,更能激發員工的社區參與度,甚至對環境的關心。

「人」的棲地管理:看生態概念用在德國永續社區

文字/攝影:謝統勝(英國雪菲爾大學建築系博士班候選人)

編按:人類集體生活發展到現代的極致,已經到了違反永續生態的境地了,然而,回歸原點思考,人的集居之地,也是「生物棲地」,在反思永續發展之路的關口,我們嘗試把生物圈循環不息的概念運用在人類的社區本身。本文介紹德國以人為本的永續社區行動,讓社區能源自給自足、減少建材消耗、將土地做最有效運用,將人的衝擊減至最低。巧妙的是,以「人」為本的永續實踐,與生物多樣性的觀念竟是如此不謀而合……

以人為本的永續、生態、綠社區
能源與環境的危機,讓許多國家興起一股所謂的綠建築設計與永續發展風潮,以試圖緩和日益惡化的地球環境。然而,大部分的成功案例還是侷限於建築尺度上,對於環境的貢獻緩不濟急。此時,綠建築行之有年也成效卓著的德國,卻已將永續議題向上提升至社區與都市尺度上了。

綠建築設計是永續發展策略中的必要環節,然而,僅專注於建築與能源議題,而忽略了「人」這個最終本質目標的結果,真正的永續就不夠全面且成效有限;歐美國家過去20年來的經驗證實,「民眾參與」是永續發展的必然過程,「人」、「文化」與「環境」的調和才是真正的高品質生活,而這些目標必須藉由「民眾參與」來加以實現,其中半官方與私人組織等非政府組織(NGOs)的運作扮演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

2006年夏天,筆者走訪了歐洲環境之都弗萊堡(Freiburg)市郊,一個被譽為德國永續社區標竿的Vauban District。Vauban社區除了全面的永續發展考量外,它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民眾參與機制」的執行經驗。

這個成功結合政府部門、市議會、建商與社區居民的合作發展模式,在構想醞釀之初,就已將「人」認定為永續發展的中心議題與最終目標,且推動力應該來自「靈感」、「創意」與「民眾參與」,唯有如此,環保、社區發展、經濟、文化並重的願景才得以實現。

整個社區的運作基本上由三大組織所構成;在上的是市府執行單位(Project Group Vauban),在下的是社區民眾所組成的Vauban論壇(Vauban Forum),而介於市府與社區民眾之間,負責資訊交換、討論與決策準備的平台,則是專屬的市議會組織。原則上,只要市府與Vauban論壇雙方取得同意,政策即可實施,整體決策風險也明訂由所有居民共同分擔。

民眾參與的重要推手──Vauban論壇
成立於1994年的NGO組織:Vauban論壇,是一個類似社區發展協會的關鍵性組織,設有固定專職成員與七個由民眾組成的工作小組負責各項專業議題的運作,財源則來自會費、捐贈、政府資助與少量營收。

Vauban論壇的主要功能在於組織民眾、教育民眾(包括將環境意識與節能概念納入當地中小學課程中)、執行民眾參與、社區開發控管、永續發展資訊提供與技術分享、交通與能源議題管理等。除了定期開會討論外,拜網路發達之賜,平常也透過如BLOG的形式來達到討論與資訊交換的目的,讓環境相關議題的公平參與及民主性得以透明化。也統籌約40種工作坊,定期發行季刊,或不定期舉辦旅遊參訪活動與外界社區互訪學習,當然也負責導覽那些慕名而來的觀光客,以達經驗分享並籌措財源。

在規劃之初,Vauban社區組成已依據人口統計學理論篩選,試圖將不同的社會階層、職業、經濟狀況、年齡、甚至黨派等,充分混和至新社區中、避免單一化的人口結構產生。在從無到有的社區發展過程中,讓擁有者與發展者之間的界線徹底模糊化,未來居民在規劃之初就得以參與整個社區運作,充分擁有決定建物形式、開放空間比例與細部設計的權力,讓社區開發完全自主。所有人在規劃之初也因此熟識,藉而溝通討論的過程,一個穩定的社區架構在規劃過程中已然建立。

小尺度 建構高效率社區
民眾參與於建築層面的執行上,Vauban將基地分割成相當數量的小區塊,也限定最小開發比例以避免土地資源過度使用,每個區塊由所屬居民自行委託承包商與建築師,藉以杜絕資源壟斷的情形,在整體考量的規劃架構下,讓社區建築呈現十足的多樣性面貌與良性競爭。

事實證明,小尺度開發對於品質、開放空間比例的控管與民眾聲音的被聽見很有幫助,開發利益也得以平均分配,在共同發展的過程中,整體造價在相同的施工品質下,實際的開發成本足足減少了25%之多,拉近綠建築造價與一般住宅的距離,增加民眾的接受度。

設計過程中居民完全自主,建築師則擔任一個專業諮詢的角色,徹底改變以往設計者與使用者之間的角色關係,居民得以依照個人需求主導設計,專業者則協助完成最後作品。

民眾對於住宅方位、平面配置、立面設計與顏色搭配、材料的選擇、節能措施、開放空間比例與用途,都有充分的選擇權,讓最後的作品是完全符合他們所需的,除了滿意度增加外,也讓事後的改建機率減至最低,延長使用年限,避免資金與材料的無謂浪費。

營建技術與管理方面,充分運用由德國汽車工業衍生而來的高品質模組化(prefabrication)技術,讓住宅得以在同一個架構下,利用多樣的模組化建築元素,如門、窗、牆版、陽台等,依個人需求於當地工廠將元件製作完成,隨後運至現場組裝,實現精準、高效率、工地零污染的建構方式,再加上多樣的顏色與材料選擇,在無限的排列組合下,讓設計呈現出無限的可能性。

材料以當地生產的健康環保材為優先選擇,除了保障用戶的健康外,亦降低材料運送所造成的交通浪費與汙染,對於當地產業的振興亦有相當幫助。

當一個國家在經濟力、民主化與人民素質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如果想讓生活品質再往上提升,民眾參與這個在地化、本土化的永續發展過程有絕對性的必要,台灣目前恰好處於這個關鍵性階段。
「民眾參與」的落實,讓大家得以藉由溝通協調的過程意識到所謂的「歸屬感」與「場域感」,讓社區的每一份子可以打破藩籬彼此教育、相互約束也相互鼓勵,因為全面且自主性的決策過程,也讓人為的決策風險徹底分攤,最後達到與環境和諧共處的目的,創造真正的高品質生活

Vauban社區得天獨厚的歷史背景
Vauban社區位於弗萊堡(Freiburg)市郊,使Vauban擁有得天獨厚的背景。弗萊堡,位於德國西南境黑森林所在的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 境內,有著歐洲太陽能之都(European Solar Capital) 與歐洲環境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Environmentalism)的美譽,一個擁有超過3萬名學生的大學城,也是世界上幾個率先執行永續發展概念的城市之一。

值得一提的,當大部分國家綠黨(Green Party)皆屬少數族群的同時,這裡有超過20%人口的綠黨成員,許多著名的環境政策也發源於此。

從1970年代的反核運動開始,弗萊堡選擇了太陽能作為再生能源的發展重心,截至2005年為止,弗萊堡藉由太陽能光電板(Photovoltaics) 總共產生了610萬瓦的再生電力,也安裝了超過10,404平方公尺的太陽能集熱板(Solar Panels),讓數以萬計住宅的暖房與熱水需求可以完全獨立供給,不再依賴傳統石化能源。弗萊堡的得天獨厚與各項環境議題的寶貴經驗,也讓它開始回收環保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特別是環境教育與綠色觀光產業方面。

建築能效為何重要

作者:李駿(巴黎可持續發展和國際關係研究所)

到2002年,中國新建的城市住房建築總面積將超過150億平方米,相當於歐盟現有建築面積的總和。那麽,建築部門應該如何面對全球暖化帶來的挑戰呢?

要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提高能效是最快捷、最經濟也最清潔的方法之一。
人爲造成的全球變暖的現實,已經成爲明確的科學共識。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暖化,而化石燃料作爲能源的使用正是溫室氣體最主要的來源。

建築部門在全球能源使用及其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占了1/3左右。2004年,中國在世界能源消費及其相關排放中占15%。居住和商用建築占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的1/4,占全國電力消費的27%左右。總的來說,建築在中國能源消費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占了18%左右。

由於使用壽命很長,建築的能源消費相對穩定。一棟房子一旦建成,至少要用上30到50年。因此,今天建的低能效建築將來也會一直浪費能源,它所産生的負面環境影響會持續好幾十年。

建築總面積激增 帶動能源增長需求
據估計,到2020年,中國的城市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55%,2030年將達到60%。也就是說,未來20年中,將有3到4億新居民從鄉村遷入城市。爲了容納這些新的城市定居者,新建住房面積將超過150億平方米,相當於歐盟現有建築總面積,而這將發生在短短15年中。

中國每年新增的房屋面積超過20億平方米,高於世界其他任何國家。每年住房建設消費了中國鋼鐵産量的20%和水泥産量的17.6%。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築部門的能源需求也會急劇增加。到2020年,中國的人均GDP可望達到3千美元(按照同等購買力計算爲1萬美元)。建築部門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占能源消費的40%,這預示著中國未來幾十年的能源需求將會有巨大的增長。

僅從能源供應面下手的不足
中國的經濟發展受到能源短缺的嚴重制約。中國的人均石油儲量只有世界平均數量的11%,天然氣只有4.5%。中國1994年就變成了一個完全的石油進口國,目前,石油消費的40%都依靠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中東。這些石油的運輸要經過馬六甲海峽,而這條航路緊緊控制在美國海軍的手裏,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這對中國的能源供應安全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同時,中國南部和東部建築的電力需求也急劇增加。每年最熱的時候,建築中的空調用電占了高峰需求的1/3。這種暫時性的電力需求激增,再加上從需求高峰到低谷時段的顯著變化使電力供應變得極端脆弱,也引起了巨大的環境問題。

中國可以用天然氣電廠和核電站來取代燃煤電廠,從二硫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的角度來說,它們都比煤炭清潔得多。

但是,要解决中國的能源和環境困境,只從供應的方面來想辦法是遠遠不夠的。在中國,天然氣的成本大約是煤炭的3到4倍,而且遠距離的天然氣供應也牽涉到地緣政治上巨大的不確定性。從圍繞東北亞天然氣管綫建設的爭議,我們就可以看到中、日、俄之間微妙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從技術的層面來說,如果不採用熱電聯産技術,燃氣發電在熱力效率上會造成巨大的能量損失。至於核電,儘管碳排放很低,但是建設需要巨大的資本投入,而且非常耗時,要5到7年才能建好一座核電站。况且,我們也决不能忽視與核廢料處理有關的巨大環境問題。
「建築能效」的重要性?

提高能效至關重要,原因有很多:能源供應安全、經濟競爭力、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可持續性。要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提高能效是最快捷、最經濟也最清潔的方法之一。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報告估計,到2020年,建築能源利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將减少29%,而不會增加額外成本。在中國,靠增加發電能力來獲得100萬瓦電力,比起靠提高能效節約同樣的電力,前者的成本至少是後者的4倍。顯然,利用更好的設計和現代技術來獲得同等的居住舒適度,比修建一座新電站要省錢得多。在高能效建築中,採暖、空調、照明和其他能源設施用少得多的能源就能提供同樣的舒適度。

成本提高的迷思
人們經常關心高能效建築的建設成本會不會比一般的房子高很多。但是,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房地産和建築界的關鍵人物對綠色建築的成本和收益判斷總體是失誤的。他們大部分人都估計綠色建築比一般建築的成本要高出17%,是真實成本(5%左右)的3倍還多。

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進行了許多研究,得出結論說:要得到其「綠色建築評估體系」(LEED)的認證,額外成本在0到3%之間。

和地價及房價相比,這點錢就微不足道了。中國建設部確認說,爲了達到建設節能的相關建築規範,其額外成本不會超過一般設計的10%。

另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7年的報告指出,如果利用生命周期方法,建築增效减碳的成本可以降爲零,甚至低於一般建築。建築的增效减碳能帶來廣泛的共同利益,包括:創造工作機會、提高經濟競爭力、確保能源安全、爲低收入家庭帶來社會福利、提高能源服務的獲得水平、改善室內外空氣質量,同時也使生活變得更舒適、更健康、質量更高。

克服政策、教育面等挑戰
有了建築設計的改進和良好的管理,我們用極少、或者不用什麽成本就能進行很多節能行動。但是,要提高能效,發揮低成本减碳的潜力,還有很大的市場障礙需要克服。這些障礙包括:收集能效測量可靠信息的成本很高;缺乏切實的激勵讓房地産開發商、建築公司和土地所有者來支付提高能效的成本;融資渠道上的限制;能源價格補貼(比如中國北方城市的採暖不是按實際消費,而是按面積;家庭用電花費也得到地方政府的巨大補貼)。

能效的提高要靠建築部門的人們,他們應該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願意也有能力採取行動。
提高建築能效的技術性和其他方法有很多,從全世界衆多正在發展中的綠色建築項目就可以看到。

上海附近的世界最大零碳城市—東灘生態城正在建設中,這個島上的高能效建築將利用當地可再生能源産生的能量。但是,問題仍然存在,就是如何把這種綠色建築的模型在中國城市中進行更大範圍的推廣。

由於缺乏設計良好的政策措施,建築能效提高的步伐緩慢。正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指出的,一系列政府政策在很多國家已經取得了成功。

這些政策包括:不斷更新設備能效標準和建築物能效規範;標示制度;能源定價措施和財政鼓勵;電力需求側管理方案;公共部門能源領導方案,包括採購政策、教育和培訓行動;能源服務公司的發展。

要幫助建築能效的落實,還需要適當的政策工具。除了常見方法之外(比如建築規範中的强制性最低能效要求),爲了在中國的建築中實現更大的節能,還必須進一步發展靈活的市場導向方法,比如認證和標示制度、合同能源管理、稅收和財政工具。

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清潔發展機制提供了國際性的融資渠道,這或許能爲填補建築能效投資缺口提供一個新的機會。

最後,提高能效的另一個巨大挑戰就在於教育。减少可避免的能源浪費、培養良好的能源消費習慣,可以改變消費者的行爲,這對緩解氣候變化是一個巨大的幫助。

離開辦公室時隨手關燈,的確有助於减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跨年煙火秀 減碳大諷刺!

摘錄自2007年12月19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北市府和台北101大樓宣布,今年的跨年煙火秀將更大手筆,不但首度超過101的高度,而且施放煙火時間長達3分08秒,耗資高達2千萬元。

為了不讓101煙火秀專美於前,台北京華城和美麗華百樂園也不甘示弱的宣布會在元旦凌晨零時同步施放煙火,時間更久。

可以想見,煙火秀之後,台北城的上空不知將增加多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空氣的汙染,對照國際社會對台灣減碳的批評與呼籲,真是莫大的諷刺。

一年一度跨年晚會和煙火秀,除造成都市交通癱瘓、人潮水洩不通之外,最大的後遺症就是對環境的嚴重破壞,煙火秀燒掉的不只是新台幣,更讓台灣上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遽增,造成的空氣汙染經過一天一夜都難以散去,更遑論人潮散去留下滿坑滿谷高達20、30噸的垃圾量,其對資源的極大損耗和對環境的破壞才是永遠無法彌補回來的。

牆會呼吸 德日環保科技進軍全球

摘錄自2007年11月23日中央社報導

德國、日本全力發展環保產業,除再生能源與運輸工具,還研發銷售「會呼吸的牆」!德國以焚化爐底層灰渣製成的水泥牆可防潮。

日本也獨家開發出防潮抗菌磁磚,除國內受用,再進軍全球拓商機。德日業者研發獨步全球商品,政府也修法以獎勵產業發展,這都可供台灣參考。

台灣社會關注油價爭議,但環保產業卻正逐步在先進國家產業中深根發芽,使這些國家各類產業開發出獨步全球專利產品,相關產業搶進全球市場。除各種再生能源、運輸工具,建築與環保結合後,可開發的品項更是包羅萬象。

一家來自日本、創立於1924年的磁磚及衛浴等建材業者INAX,信心滿滿宣布,獨步全球的透氣抗菌磁磚正式進軍台灣。

此環保健康磁磚可吸收自建材、家俱釋放出不利人體健康甲醛及甲苯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一天的時間,就可以讓原本高出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 )標準2到3倍的甲醛濃度,降到遠低於標準值。

綜合上述機能,並可減低現代人過敏發作機率。相關技術已獲日本建築中心認證為日本第一種可降低甲醛的建材。

此外,德國也早已在徹底執行垃圾分類,能做到含水的廚餘不進到焚化爐。徹底依執行標準溫度焚化垃圾後,再利用爐底灰渣製作的再生水泥開發出一項環保產業「良性循環」下新產品,即用再生水泥做成的牆,具呼吸力,可以防潮,雨天過後室內不受潮,濕度不過高。充份落實循環使用資源理念。

德國此類水泥牆,早已運用在「東柏林再生能源推廣中心」等生態建築上。環保人士也透露,相關技術必須徹底做好垃圾分類與焚化溫度控管,被焚化的垃圾不能含水,一旦影響焚化爐內溫度,就會做不出環保牆。

目前光是日本每一年新建房子約100萬戶,其中就有30%採用環保健康磁磚。

這類商品在日本市場多用於廚房及客廳,對照其他室內牆面建材(非瓷磚類),價格不會更貴、反而更低,不論對建商或消費者而言,都深具吸引力。

德國房屋贏得太陽能10項競賽 節能創新第一

德國的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獲得美國能源部門在華盛頓國家廣場舉辦的太陽能10項競賽之最高榮譽。大學代表隊分別在10種領域競賽,範圍從建築結構、居住性能、舒適性,到房屋在空間的加熱與冷卻系統、熱水、照明、及各項設備的表現上。

在過去2週,20個來自美國、波多黎各、西班牙、德國、及加拿大的大學團隊,將其花費2年時間設計、建造、運作、最引人注目且最能有效利用能源的太陽能房屋,帶來參賽。

太陽能10項全能房屋是乾淨零秏能,完全不生產碳,包含最新高科技解決辦法、及對消費者而言有更省錢的好處,且不犧牲舒適、便利,及美學上的功能。

房屋中的每項能源設備皆使用太陽能,且尚有剩餘足夠的能源來啟動電池動力車。所有隊伍都花費超過2年的時間設計、建造及測試房屋,並帶至太陽能10項競賽參賽。

達姆斯塔特贏得建築結構、照明設備、及工程學的競賽。建築結構評審團說明此房屋符合所有要求的條件,且是他們在評比此次10項競賽中所希望看到的房屋形式。建築師的評定是依據進出房屋動線,及公共與私入區域的通風舒適與否;建築策略上能使運轉房屋容納所有的科技設備;並且還有足夠的空間支撐房屋強度結構、合適的材料在建物之中。

照明評審團喜歡此房屋在晚上發光的房型。工程學評審團為這個團隊加上「創新」的一分,並指出沒有人可以將光生電壓式電池系統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該校校長波蒙(Hans Juergen Proemel)指出:「我們的隊伍在這次國際競賽中的勝利,使我非常高興,突顯了德國在談到可再生能源上,是遍及全球的領導者。」

環保油漆塗料——讓住家與心情一起「綠化」

全球知名油漆品牌「匹茲堡塗料」(Pittsburgh Paints)宣佈明年將推出更具環保概念的新產品。這一系列取名「環保迴響」(EcoEcho) 油漆除了完全不含有可致癌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 ),色彩主題也呼應了對生態與環境的重視。

「匹茲堡塗料」的藝術總監布桑(Josette Busson)認為,「我們居家環境中的美感已經不只是單純的美學概念,也成為展現個人價值觀的一種方式。有越來越多顧客開始尋覓對環境更為友善的商品。」

布桑也說,從室內裝璜、汽車設計到飲食文化,環境意識已成為流行時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論是油漆、化妝品、衣物還是廚房地板,我們以選擇環保商品的方式宣告自己的主張,以及嶄新的生活型態。」

「匹茲堡塗料」的製造商PPG表示,環境永續概念為當代室內裝璜與建築設計潮流帶來極重要的影響。因此PPG開發一系列符合環境永續標準的產品,包括不含揮發性有機物的環境友善塗料。
該公司也推出全新的配色概念,他們認為每種顏色都會帶來某種相對應的心情,而每個人會依循自己的個性被特定的色彩吸引。他們為顧客量身打造專屬的環保色彩與樣式,推出4個新的配色系列:

「公平交易色系」(Fair Trade Trend) - 以溫暖、自然、有機的色調表達對自然與人文精神的重視。

「環境科技色系」(EcoTechono Trend)- 用白與米黃底色對比紅、綠、藍色,彰顯精準與創新間的平衡。

「環保徽記色系」(EcoLogo Trend)- 粉紅、橙、藍與草綠的亮眼色彩,帶給人無限自由與嶄新契機。

「懷舊復古色系」(Vintage Trend) - 淡藍與紙黃色的柔和冷色調充滿歲月之感,混合了回憶與念舊心情。

摘譯自2007年10月25日外電;陳維婷編譯;蔡麗伶審校

為環保-記得關電腦

抗暖化行動~一台電腦徹夜沒關,一晚上所消耗的電力有多少 ??

有鑑於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能源消耗越來越多,工業污染大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從沒減少過,大家應該要更認真更正視這個問題了,如果,還不面對這不願面對的真相,那你就真的是落伍了...!

據統計,一台電腦徹夜沒關,一晚上所消耗的電力,『足夠印表機印出一萬張的的文件』這是個非常嚇人的數字!

其實每個人是可以為這世界做一點貢獻,希望發信提醒每個同仁隨手關燈,上下班離開公司時請隨手關掉桌上電腦的電源,或是其他沒有使用的設備,以節省能源與減少公司的開銷。
如果每個人都節省一點,相信加起來的力量是驚人的,希望大家重視這個問題,也督促你身邊的親友囉!

預測世界現存的22,000隻北極熊會在45年後絕種,2050年左右,阿爾卑斯山上的滑雪聖地有70%不再有雪可滑, 世界最大的珊瑚族群大堡礁,可能在2100年之前消失,同時間台灣包括台北盆地內的台北車站、國父紀念館,甚至101大樓4樓將完全淹沒,而中國北京將被沙塵暴掩埋。
抗暖,是人類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你我他都不能幸免! 以下抗暖化錦囊由國家地理頻道提供,請從當下開始勵行吧!

一、 下班電腦關機:一台電腦持續開一整晚,消耗的能源可列印10,000張資料。

二、 每使用 一公升 汽油,會產生 2.4公斤二氧化碳。而撘乘大眾運輸系統使用的燃料,每 1.6公里只有汽車消耗量一半左右。

三、 隨時保持輪胎在充氣狀態,能減少6%汽油消耗。定期保養引擎,能減少15%至 50%汽油消耗。

四、 手機充好電,立刻拔掉充電器插頭,只要全球10%行動電話使用者做到,省下的能源,相當於6萬戶歐洲家庭耗電量。

五、 每天煮東西加鍋蓋,所需要的能源消耗量能減少多達90%。

六、 只要回收一公噸重的紙,就能節約:17棵樹;2桶油;足以供應一戶人家5個月所需的電力;或減少 25公斤的空氣污染。

請從每一個我開始,並鼓勵您的所有親友一起投入抗暖化行動吧!


摘自1013期商業周刊

Sunday, December 16, 2007

美國研究:離婚不利於環保

溫室氣體會造成環境污染。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2日發表研究結果表明,離婚同樣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原因是離婚後對資源和能源消耗效率降低,同時各項日常支出增加。

●增加土地和生活資料使用
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
報告中寫道,離婚通常導致配偶一方搬出原來的住所,成立一個新家,因此家庭數量增多,每個家庭人數有所減少。
高離婚率導致家庭數量增多,也就增加了土地和生活資料的使用。
研究人員對3283戶美國家庭進行調查,發現從2001年到2005年,離婚後的家庭人均佔有的房間數增長了61%,而維持婚姻狀態的家庭僅增長了6%。
對包括南非、巴西和希臘在內的國家進行的調查發現,如果離婚的家庭能結合成在婚家庭的家庭規模的話,就能減少740萬戶家庭。

●離婚家庭人均能耗大
“不斷上升的離婚率導致能源消耗增大,”研究人員劉建國(音譯)說,“因此離婚後家庭資源使用率比離婚前來的低。”
研究報告對此解釋說,隨著家庭解體、家庭成員由原來生活在一起而現在獨立生活,就將產生更多的廢物污染,例如固態廢物污染、液體廢物、以及溫室氣體之類的氣體廢物污染。這些廢物污染會導致全球環境變化,像是全球氣候變化和生態多樣性的減少。
根據報告提供的統計數字,2005年,美國離婚家庭的人均電和水消耗量比維持婚姻狀態的家庭人均消耗量多56%,並且消耗資源總量也比未離婚時多出61%。
如果離婚後家庭資源使用率和在婚家庭一樣的話,美國將可以節約730億度電和約23730億升水和3800萬間房間。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預計在1985年到1987年間結婚的家庭中,28%會以離婚收場;在2000年到2002年間結婚的家庭離婚比例預計會上升為33%。(來源:新聞晨報)

澳洲袋鼠放屁也“清潔” 可獲環保獎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袋鼠胃裏有種特殊細菌,所以袋鼠釋放的氣體不含甲烷,不會像牛羊那樣釋放大量的有害氣體。

昆士蘭州政府合作的科學家阿索爾•克裏耶夫說:“澳大利亞排放的各種溫室氣體中,14%來自牛羊排放的甲烷。”科學家正在嘗試把袋鼠胃中的細菌引入牛羊的胃中,以使這些牲畜也能釋放像袋鼠那樣的“環保氣體”。

研究人員說,袋鼠胃中的細菌還可以促進消化,如果應用于牛羊,可以為農民節省不少飼料費用。克裏耶夫說,袋鼠不僅不製造甲烷,還從食物中多獲得10%到15%的能量。不過,研究人員首先需要3年時間才能分離出這種細菌,然後才能想辦法引入牛羊的胃中。(來源:新華網)

揭開動物自食後代的秘密

中評社廣州11月16日電/
對於人類來說,自食其子是一件極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這種事情卻一直在從魚類到鳥類的動物界上演。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最近聯合進行了一項研究,初步揭開了動物為何會吃掉自己後代的秘密。

據新浪科技報道,通過大量的觀察,動物學家們發現在田鼠、紅雀、狼蛛科和其它許多魚類動物中,都存在著嗜食後代的現象。更荒謬的是,每個物種又特別關愛它們留下不殘食的小輩。

為此,科學家們急於找出理由,解釋同一物種中長輩對小輩所表現出的兩種截然相反的行為態度,他們推斷這種做法中一定關係到進化優勢。早期的一些研究認為,雙親之所以嗜食它們的卵是為了從中獲取能量,以備食物資源匱乏之需。

然而,當研究人員們實驗發現,在他們為一些魚類不斷提供補充食物時,魚群中出現了兩種狀態:一些不再吞食後代,而另一些仍然繼續這種吞食行為。因此,研究人員們認為,這種嗜食後代的行為並非僅僅只是出於一種單純的食物需求。

為了測試出其它可能的動機,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究生霍普-克拉格和哈佛大學的邁克爾-波薩爾做了許多實驗,將嗜食後代的行為引入關愛小輩的動物種群中,並利用計算機對這些“虛擬生物體”進行了各種不同的想定模擬。

結果發現,促使雙親喜歡吞食兒孫的因素有許多:
一種是給產下的卵以壓力,即發育孵化快的卵存活機率就大;
另一種是通過增加配偶的魅力來提高雌性動物的生殖能力;
還有一種就是前面提到的獲取能量的需求。
而嗜食後代的行為在整個物種群中的廣泛沿襲,還得歸結於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

克拉格表示,這種嗜食後代的行為也是父輩對小輩的優劣進行甄別的一種手段,動物們可以借此發現哪些後代發育成熟所需時期長,需要父母關愛更多——這種策略有助於長輩保存能量,集中力量照顧發育速度快的一批孩子們。克拉格解釋說:“它們先大量地產下後代,然後再慢慢地將劣等的孩子吞食消滅掉。”

動物界,紅背蜘蛛是典型的自食其類者,不但母蜘蛛在交配完後會將公蜘蛛吃掉,在生活條件艱難,缺少食物時,它們更是自食其類,甚至會吃掉自己孵出的幼蜘蛛。母紅背蜘蛛壽命在2到3年,公蜘蛛為6到7個月。蜘蛛繁殖力非常強,母蜘蛛在交配後,即儲存了精液,在條件好的時候每25到30天產一次卵,一生可產下 5000個卵。每窩小蜘蛛大約用 12~14天孵化,並在一起生活大約 14天左右,然後從肚部牽根絲,順風飄蕩,蛛絲的落地點就是它們的落腳點。它們在落腳點結網,開始新的生活。

對於澳大利亞雄性紅背蜘蛛來說,生命的全部就是性愛和死亡。假如他們幸運的話,還能成為雌性蜘蛛的一部分,那就是雌性紅背蜘蛛會在與其交配後把他吃掉。但研究發現,83%的雄性紅背蜘蛛在沒有交配之前就死掉了。

此項研究是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英國皇家學會共同資助完全的,研究的詳細結果將刊登在11月出版的《美國博物學家》雜誌上。

20080808~Really miss you

MySpace Glitter Maker, make your own, click here!
天下雜誌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貼紙天下雜誌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貼紙

Fol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