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t Current Future}→ 日本策略大師大前研一說:「今天的知識將成為明天的常識」。
很多時候,常常以為,事情應該是這樣,那樣,尤其我最在意人與人之間的默契好和不好有人說話不好有人說話很諷刺有人說話很冷有人很介意有人說話很傷人我以為他的出發點是好的我錯了其實...他是不好的...人群之中,人心本惡,修身修心很重要!我今天心情不好.....對自己很失望....
人,多少都會面臨人際問題。特別是在踏入職場,工作又是人際互動特別多的性質,難免情緒會被『他人』的行為或論述所牽動著。都說好聽的話的人,像是恭維者。都說不好聽的話的人,又難逃諷刺者的命運。在我的想法中,人最好先建立自己的風格。與人交往時,也最好讓對方知道自己就是這個風格。好是好,壞就是壞。不要模糊,沒有準則。這樣,即使說出不中聽的話,別人也會很清楚,那就是他這個人的看法。說出來的話也許就沒那麼傷人了。請加油啊,版主!心情不好時,要快快調整好,小心面對別人時變成了不定時的一顆未爆彈。但是,言語使用是一件極恐怖的事,說話諷刺遠比動手傷人更深。正所謂『言語切毋刺入骨髓,戲謔切毋中人心病,諷刺之禍,速於風塵』,說話還是在分寸之間,多用點心才好。
謝謝你的回應,給我這麼重要的提醒:人最好先建立自己的風格。與人交往時,也最好讓對方知道自己就是這個風格。好是好,壞就是壞。不要模糊,沒有準則。我會注意,也會在反省,深交淺交的拿捏。...這篇網誌內容所提到「我對自己感到很失望」,不是指我說錯話,而是我認為,自己對對方與我交情的出發點,沒有拿捏的很好,我覺得我沒有看清楚,最近發現他的言語出發點可議...是我自己沒有看清,我對自己很失望。...謝謝你給我的回應,我開始覺得有種熟悉感,似乎好像和你在聊天室說過話...?是嗎?
呵,回覆版主的問題:我們一定沒有在聊天室說過話,因為我個人是不進聊天室,不善與人聊天的。(打字太慢了...)版主的簡介和問卷調查很有趣,但音樂連結有些都失聯了。人,也常常是在認識更深後,才看清楚箇中的關係。所以,先別對此失望。問自己,是真心看待,那就是一個值得的行為。一般人做任何事情,都先對得起自己,才有可能對得起別人。我想,你或我都不例外吧!除非,你真的是很特殊的人!感恩你的熟悉感!
更正:剛剛是我的網路有狀況,音樂連結是OK的... 好聽~
謝謝你給我的回應,我會反覆思考的.音樂有些是我喜歡,有些是我朋友介紹的.很高興你也喜歡我蒐集的音樂^_____________^人與人之間的緣分與那份親切感真的很特別有些人就是投緣,有些人就是不投緣,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不停尋覓愛的伴侶的原因吧!^_____________^
我同意第一篇留言的論點。做人需要有自己的標準,否則只會淪為別人口中的爛好人。如此不只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增加負責的業務量,也會降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我另外要補充是關於話語解意的問題。說話者於表達意見時可能會參雜相當多的個人情緒在其中,這可能是善意、惡意,或是文中提到的諷刺、冷言冷語。但一句話語真的要對聆聽者起作用,主要還是在於聽的人如何解釋對方的詞語、態度。所以,妳可以認為對方是善意的,代表理性正在抗衡衝動的感性,我認為這是好的態度,版主不需對自己失望的。但若真的感覺到對方和自己的理念有所差異,交情的深淺就真的需要仔細拿捏。另外,關於人心本惡、本善這問題,早已是糾纏千年的問題,我大概也提不出什麼「完美」的解答。我只是想說...也許所有人的行為不過人類百萬年間為了延續生命所產生的一種策略...也許根本沒有所謂「清楚的觀點」來支持完全本惡、本善的看法。在這篇文章看到版主打了「人心本惡」,我想這是情感受傷的一種負面思想產物,未必是您真的想法。千萬人中,必有人大半輩子禀著善心和人交往的。希望版主不要因此對其他人失望,加油!!
人性本惡的確是衝動下打出來的文字。是我想發洩情緒的另一個方式...謝謝你們的鼓勵,我的心情好很多很多...^_______^
li (Mr./Mrs.)回的正是。我的理解是:說話用語不但要精準,而且要顧及對方感受。感同身受,也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也就是,為何一句話要出口,一定得三思而行(言)。思者,不應該只在腦袋瓜裡打轉,要用心感受,才是用『愛』的態度去接納,去互動。說到別為一時人際灰心,我想版主應該沒有那麼嚴重。如果您尚年輕,應該慶幸可以早些時間看清楚這些事,那就是學校以外的學習,也是真實的人生(學校教會我們許多事情,最重要的情緒問題不是處理的少,就是無切身感受)。學習面對,是一種包容與瞭解。瞭解這個人,瞭解這個人所處的環境,遠比任何事都困難(況且,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原生家庭加諸的問題,並不是每個人都在同一種狀態下面對工作)。更真實地,還可以把自己看得更清楚。是不是『善與惡』?或許,不用太在意了!人,本有七情六慾。但我們並不因為七情六慾產生的困擾而去限制他、禁止他。反倒是學會接受他,和他共處。情緒,也才不會變成一種無明的障礙,蒙蔽自己。以文字方式處理情緒問題是好的。是文字可以抒發的,就盡量揮灑。寫出去後,就當他已付諸流水。情緒是需要排解,而非壓抑。
Post a Comment
8 comments:
人,多少都會面臨人際問題。
特別是在踏入職場,工作又是人際互動特別多的性質,難免情緒會被『他人』的行為或論述所牽動著。
都說好聽的話的人,像是恭維者。
都說不好聽的話的人,又難逃諷刺者的命運。
在我的想法中,人最好先建立自己的風格。與人交往時,也最好讓對方知道自己就是這個風格。好是好,壞就是壞。不要模糊,沒有準則。這樣,即使說出不中聽的話,別人也會很清楚,那就是他這個人的看法。說出來的話也許就沒那麼傷人了。
請加油啊,版主!
心情不好時,要快快調整好,小心面對別人時變成了不定時的一顆未爆彈。
但是,言語使用是一件極恐怖的事,說話諷刺遠比動手傷人更深。正所謂『言語切毋刺入骨髓,戲謔切毋中人心病,諷刺之禍,速於風塵』,說話還是在分寸之間,多用點心才好。
謝謝你的回應,給我這麼重要的提醒:人最好先建立自己的風格。與人交往時,也最好讓對方知道自己就是這個風格。好是好,壞就是壞。不要模糊,沒有準則。
我會注意,也會在反省,深交淺交的拿捏。
...
這篇網誌內容所提到「我對自己感到很失望」,不是指我說錯話,而是我認為,自己對對方與我交情的出發點,沒有拿捏的很好,我覺得我沒有看清楚,最近發現他的言語出發點可議...是我自己沒有看清,我對自己很失望。
...
謝謝你給我的回應,我開始覺得有種熟悉感,似乎好像和你在聊天室說過話...?是嗎?
呵,回覆版主的問題:
我們一定沒有在聊天室說過話,因為我個人是不進聊天室,不善與人聊天的。(打字太慢了...)
版主的簡介和問卷調查很有趣,但音樂連結有些都失聯了。
人,也常常是在認識更深後,才看清楚箇中的關係。所以,先別對此失望。問自己,是真心看待,那就是一個值得的行為。一般人做任何事情,都先對得起自己,才有可能對得起別人。我想,你或我都不例外吧!除非,你真的是很特殊的人!
感恩你的熟悉感!
更正:剛剛是我的網路有狀況,音樂連結是OK的... 好聽~
謝謝你給我的回應,我會反覆思考的.
音樂有些是我喜歡,有些是我朋友介紹的.
很高興你也喜歡我蒐集的音樂^_____________^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與那份親切感真的很特別
有些人就是投緣,有些人就是不投緣,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不停尋覓愛的伴侶的原因吧!
^_____________^
我同意第一篇留言的論點。做人需要有自己的標準,否則只會淪為別人口中的爛好人。如此不只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增加負責的業務量,也會降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我另外要補充是關於話語解意的問題。
說話者於表達意見時可能會參雜相當多的個人情緒在其中,這可能是善意、惡意,或是文中提到的諷刺、冷言冷語。
但一句話語真的要對聆聽者起作用,主要還是在於聽的人如何解釋對方的詞語、態度。所以,妳可以認為對方是善意的,代表理性正在抗衡衝動的感性,我認為這是好的態度,版主不需對自己失望的。
但若真的感覺到對方和自己的理念有所差異,交情的深淺就真的需要仔細拿捏。
另外,關於人心本惡、本善這問題,早已是糾纏千年的問題,我大概也提不出什麼「完美」的解答。
我只是想說...也許所有人的行為不過人類百萬年間為了延續生命所產生的一種策略...也許根本沒有所謂「清楚的觀點」來支持完全本惡、本善的看法。
在這篇文章看到版主打了「人心本惡」,我想這是情感受傷的一種負面思想產物,未必是您真的想法。
千萬人中,必有人大半輩子禀著善心和人交往的。希望版主不要因此對其他人失望,加油!!
人性本惡的確是衝動下打出來的文字。
是我想發洩情緒的另一個方式...
謝謝你們的鼓勵,我的心情好很多很多...
^_______^
li (Mr./Mrs.)回的正是。
我的理解是:說話用語不但要精準,而且要顧及對方感受。感同身受,也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這也就是,為何一句話要出口,一定得三思而行(言)。思者,不應該只在腦袋瓜裡打轉,要用心感受,才是用『愛』的態度去接納,去互動。
說到別為一時人際灰心,我想版主應該沒有那麼嚴重。如果您尚年輕,應該慶幸可以早些時間看清楚這些事,那就是學校以外的學習,也是真實的人生(學校教會我們許多事情,最重要的情緒問題不是處理的少,就是無切身感受)。
學習面對,是一種包容與瞭解。瞭解這個人,瞭解這個人所處的環境,遠比任何事都困難(況且,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原生家庭加諸的問題,並不是每個人都在同一種狀態下面對工作)。更真實地,還可以把自己看得更清楚。是不是『善與惡』?或許,不用太在意了!
人,本有七情六慾。但我們並不因為七情六慾產生的困擾而去限制他、禁止他。反倒是學會接受他,和他共處。情緒,也才不會變成一種無明的障礙,蒙蔽自己。
以文字方式處理情緒問題是好的。是文字可以抒發的,就盡量揮灑。寫出去後,就當他已付諸流水。情緒是需要排解,而非壓抑。
Post a Comment